|
照隅说影 人性之复杂,不是一次就能达成的 ——《天浴》影评 导语:何为纯真?何为复杂?何为堕落?何为救赎?个人命运的开合起伏、心灵史和时代史的交错与纠缠,在电影《天浴》中,似乎都可窥见…… 这部电影的片名原本叫《秀秀》,也都是围绕这个悲剧性的女性展开的,但改为“天浴”,既是对结尾之死的呼应,也提炼、升华了整个主题。结局处老金的一枪,打来得有点迟,让秀秀的死,在急促中结束。但同时,那么急促,又经过了那么漫长的折磨,心情、年华都在等待中逐渐凋零。就故事的完成度而言,是一个很完整的有起承转合的戏剧情节。但针对人物来说,也许刻画得还欠缺些什么。 牧民老金,我认为导演选中的男主角把这个角色演绎得已经是入木三分了。他自始至终都是清明而懂得的。他不像其他人所评论的那样,怯懦,他也不像其他人所说的,是观众或者说是常人的视角。换句话说,在他身上,是能看到超然性的。比如蓝天下的草原,在河边饮马,和他的一杆磨得光滑的猎枪。这些特有的景物构成的他的世界,简单、干净、纯粹,但却是他生命最大的富足。他不懂得那些委屈求全、人际关系,什么“一碗水要端平”,这些不属于他的原则。他只知道,碧草蓝天下,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一根判别善恶的线要拉得很直很直。所以他看到秀秀那样做时,会愤怒,会破口大骂,“你这是卖……”演员没把那个字说出口,我觉得是因为对这个角色的深刻而准确的理解造成的,说得特别好,他愤怒,但是心里一紧,那个字没法说出口,说出来,就是伤害,是侮辱了。他是像一个父亲或者守护者的形象,既有一定的威严、道德震慑力,又要保护自己的掌上明珠。让自己的孩子或是庇护者知道这么做是错的,而且也不致于打击对方到完全丧失人格尊严的地步。因此,很多解读称老金爱上秀秀,我觉得都是错误的。但是他对秀秀这样一种无私的、山一样沉稳的父爱,却没有得到秀秀的接受。若秀秀真的是一个心底里清澈干净的、聪慧的女子,那她不至于会落到那般地步,也不至于到了最末,还试图用对老金的吻来换一次干脆利落的自伤。她不懂得老金的用心良苦,那么她就是愚钝的;她不接受老金对她的无私之爱,那么她就是没有尊重他、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一辈子只能在草原坐井观天的牧民,她是势利的,在她眼里只有能换来实际利益(批条子、回城)的关系,才是真正值得去付出的关系,而且这些枝枝蔓蔓的杂草却没有长到心里去。既然她是一个既世俗又愚笨之人,那么就受不起老金那么干净纯粹的爱,老金也不值得为她那样做。她的心是紧闭着的,她的内心世界并没有向我们敞开。 只能说,编剧故意设计,就是要用一个薄凉的名字来承受命运和时代施加的痛苦,将她所有美好的一切撕碎了,揉入并去成全整个悲剧。但我知道,这并非虚构的故事,它可能是听来的,也可能就真的发生过,在遥远荒凉的乡村,来自城市的年轻女性为政治的献祭。但加入了牧民老金这样一个圣人一般的角色,文秀的悲剧就又多了几分值得去理解和接受之处。但同时也是为了服务于这一主题,把文秀的作用和功能强调得过于明显,又磨平了、片面刻画了她的形象。导致她成为被凝视的客体,身体胜过于心灵。她在屏幕之前,没有自己的语言。 倒也是陈冲导演的选择。让性、身体意象占据上风,成为镜头下主要的描画对象,也许看过的人,很难不会对文秀产生憧憬。这则是故事矛盾性展开的另一层设计了。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余冰妤) 影片介绍 《天浴》是1998年陈冲导演的一部文革题材的文艺电影,改编自作家严歌苓所著的同名小说,由李小璐、洛桑群培主演。电影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晚期的知青文秀,被选中跟随藏民老金学习牧马,文秀为了返回原籍而自甘堕落,最后被老金开枪打死并合葬的一个悲惨故事。该片于1998年2月19日在新加坡首映;同年获得第3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和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还被时代周刊杂志选入年度全球十大佳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