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英咀华 导语:读一本好书,就是开启一个金色的宝库;读一本好书,就是开启一扇心灵的窗户;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的明媚,享受空气的清新,享受历练的深邃。 《追寻消失的真实》 作者:(法) 阿兰·巴迪欧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 索书号:B565.59/*389 2012年11月9日,里尔市美术宫礼堂,“事件哲学”的代表性思想家阿兰·巴迪欧为现场的听众作了题为“追寻消失的真实”的讲座。三年之后,巴迪欧在讲座的基础上对手稿进行了部分修改,于是就诞生了《追寻消失的真实》一书。本书主要围绕真实问题展开,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莫里哀的死亡为例对真实与外表进行区分;第二部分以数学本体论为基础给真实下定义;第三部分则试图在帕索里尼的诗歌中追寻真实。关于“真实”,巴迪欧在《存在与事件》等著作中展开过深入的探讨。本书则是他对这些探讨的一次回顾性和总结性思考。剖开由纷繁复杂的事件所构组的经验世界,不断叩问“真实”这个观念本身,巴迪欧所展开的研究与我们的现实处境息息相关。 《侧看成峰》 作者:葛兆光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0年 索书号:K207.8-53/*076 《侧看成峰》的作者是一位具有宏阔学术视野和透辟学术眼光的通人。在孜孜不倦地进行本土学术问题考察研究的同时,他将视野时时投向海外,通过广泛的跨域对话,深度参与最前沿的学术争鸣,别求新声,绍介新知,从而丰富观察中国问题的视角。本书就是他这一长期努力和成果的体现。在本书中,葛兆光先生秉承其一贯坚持的“站在近代中国问题研究延长线上”的四个研究角度,即“时间缩短、空间扩大、史料增多、问题复杂”,尤其是统摄全局的“问题复杂”的视角出发,从近代日本汉学家对中国周边的考察,到生物学家洛克深入西南边陲考察纳西族文化的意义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评论和对话,显示了强烈的预流意识、清晰的求真意识和自觉的通人意识,较全面地展现了葛兆光先生对海外学术论著的观察和思考。 《艺术家们》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 索书号:I247.57/*9794 《艺术家们》一书是冯骥才先生的最新长篇小说,这部作品融入了冯先生对于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观念的表达和个人感知,聚焦近五十年来画家们的艺术追求和当代绘画发展潮流,展示了当代绘画与西方艺术思想的交流、借鉴和吸收。小说讲述了在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着时代和他们,风云际会, 霞光万道。社会流变、市场大潮,激情和精神沉寂在世俗的灰烬中。深陷于生活漩涡的他们,该怎样支撑理想与才华,又何以经营各自的艺术与人生。冯骥才先生在序言中强调:自己是用两支笔写这本小说。“一支是钢笔,一支是画笔。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画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我想用画笔来写唯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作品中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思辨主义等相互交织,向读者们呈现了艺术家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异于常人”的价值追求和可贵的艺术坚守。 《带你去远方》 作者:雪漠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 索书号:I267.1/3003WH 《带你去远方》与《山神的箭堆》《匈奴的子孙》同属于“雪漠带你去远方”文化游记系列,记录作者自驾车从岭南到西部穿越大地、追梦山河的文化之旅。全书分为“历史的记忆”“当下的脚步”上下两篇,以述史、游记和摄影,追寻岭南山川的前世今生,定格乡土中国的山河记忆。在上篇,作者写了百越先民的古怪风俗、岭南的人文始祖赵佗、南越国的覆灭、“崖山之后无中国”、岭南木鱼歌文化、岭南土客械斗等“历史的记忆”;在下篇,作者记录了从岭南出发途经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到甘肃这一路上的见闻游历,定格了一个个“当下的脚步”。在路上,所有的旅途都是归途;在路上,所有的终点都是故乡。本书在写作中一直都聚焦于乡土问题,聚焦于百姓如何活着,也就是社会民生问题。他认为不管何种意识形态,“民生”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标准,老百姓活得怎么样,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雪漠强调说,社会无论如何发展,乡土中国不可以丢失。如果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乡土,丢失了自己的家园,就可能会变成一个漂泊者。我们的民族之根就在于乡土,就在我们的乡村,就在我们现在的农业,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雪漠先生的旅途从岭南到西部整整跨越了半个中国,他用作家的一双脚丈量中国,用作家的一双眼睛发现中国,并把这个真实的中国展现给世界,而书中写到的乡土中国,写到的百姓日常生活,写到的各地民风民情等,都对我们现今社会的民生问题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我喜欢生命根底里的宁静》 作者:周国平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 索书号:I267/*6582 这本书是周国平先生的最新散文精选集,散文通常是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灵活的一种文体,读散文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能从每一篇简短的文字中体会到作者细腻的感情和表达的人生哲理。周国平用既关切又超脱的眼光,在观人观己的过程中,以诚实的笔触,写下自己对人性、对生命的觉悟。告诉我们,人只有回归内在平静,才能活出生命的高品质和真境界。这本书的封面有这样一段话:“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人们在忙碌中总是忽视一些简单却很重要的事情,若能坦然面对现实的复杂,人是不是能活成单纯的个体、从飞逝的时间中抽身?阅读一本宁静的书,到一个宁静的去处,删繁就简,回归“看山又是山”的平和心境,从纷纷扰扰中觉醒,坦然面对人的进步与发展一步步铸造成的复杂局面。 ●栏目编辑 张以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