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风物

 

芙蓉飘香

 

 

 

进入大学两年后,我对济南的一条老街——芙蓉街十分熟悉。闲暇时,我经常和朋友们来到离学校不远的这里,或闲步,或品尝一下济南的特色小吃。

芙蓉街是一条具有“济南性格”的老街,温文尔雅、仪态端庄,不管是建筑还是人文景观都拥有着济南的传统风格。它又具有极好的兼容性,在富有地域特色的古朴风格之外融入了多元化的年轻元素。正是因为这种兼容性,它才能够吸引喜好不同的各类人群来到这里。当我们漫步在芙蓉街的青石板上时,擦肩而过的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既有年轻的学生,又有带着父母、孩子来游玩的中年人,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其乐融融。伴随着芙蓉街里的各种小吃的香气,我们能感受到济南这个老城的特点:敦厚而不失活泼,沉稳而不失热烈。

芙蓉街是济南惟一一条明末清初时期形成的古商业街。它在明清时期邻近府衙、贡院、庙文府及古城主干道,在那时就吸引了不少商家来此开店营业,它的热闹已经跨越了许多年的光阴。经年累月的历史沉淀,会让你觉得每一步踏出去,就踩出了一个故事。芙蓉街的名字得于街中路西的芙蓉泉,芙蓉泉藏身民宅之中,自然天成。该泉名为芙蓉泉也并非空穴来风,它与芙蓉的缘分可谓深且远矣。第一是泉边种遍芙蓉,一朵朵芙蓉映照在泉水中,如同女子梳妆一般秀丽;二是泉水的涌动似芙蓉盛开,清初施闰章在《芙蓉泉》中写:“连珠出水面,散作芙蓉花。波荡生微风,照日成流霞。”说的正是芙蓉泉连珠般喷涌如同芙蓉盛开。泉水文化是济南的特色,《老残游记》里说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更是济南城的真实写照。芙蓉泉也把这种济南百姓与泉水共生的温情演绎到了极致,现今位列七十二泉的泉水中,真正涌泉于居民院落的泉水,有名的只有芙蓉泉。

在济南的老街中,芙蓉街是最热闹的。无数的小商小贩,在路两边各据一摊或一店,各色小吃或有趣的玩意儿琳琅满目。相比于大多数寂寂无声的老街,芙蓉街充满了商业活力。街上每天人流不断,浇上酱汁的臭豆腐,在铁板上烫的“滋啦滋啦”的烤鱿鱼,肉嫩色香的烤鸡爪,冰爽怡人的炒酸奶……都是让一个个吃货们流连忘返的回忆。这里有当地传承已久的特色,最地道的济南风味小吃,制作精细,风味各异;也有外来的新花式,各地区特色小吃,品种丰富,独树一帜。门面一个个都不大,但是可以看到排起的长队,可见大家都认可小店的手艺。我依稀记得第一次和同学们去芙蓉街的时候,身边的人们或是端着盛满小吃的盒子,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美食,或是捧着一杯温热的奶茶,在这青色的路上漫不经心地谈天说地。体味着芙蓉街具有地域特色的氛围,我感受到了慢节奏生活的美感和济南这座城市独有的市井魅力。

脚下踩着青石板,鼻中扑来的是各种美食的香味,耳中回荡着小贩们的吆喝。芙蓉街依然热闹,这热闹是轻松的,带着济南市井的味儿。南腔北调、南来北往的人们,纷纷前来此地,为一碗面,一串肉,一份甜点在此短暂停留,也窥探了一座城市的古今。

我见过细雨蒙蒙的芙蓉街,长长的巷道的地面像被河水冲洗过的鹅卵石一般圆润有光泽,淅淅沥沥的雨水从招牌的瓦片檐缝中流下来,滴在地面上,滴在游人们的伞上。我见过艳阳高照的芙蓉街,湛蓝的天空,鲜艳的人群,都如一幅画般明丽美好。无论四季流转,不变的是芙蓉飘香,那强烈而使人味蕾躁动的芙蓉飘香,那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的芙蓉飘香。

(化学与化工学院  戚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