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和希望,都是一缕光

——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

 

   “悲伤和希望,都是一缕光”,这是这本书写在扉页上的话。

  在我真正阅读这本书之前,曾经接触过它一次。那时偶然翻开了QQ上看点的推荐,博主盘点了一些很有意境的句子。图片上蓝天白云的背景中破折号标示着句子的出处——《云边有个小卖部》,评论区对这本书一致好评。但由于多年理科生的思维,一部小说倘若大多是绝美句子却并无可圈可点的情节,对我而言,是并无太多吸引力的。第一次的“听闻”,我在心里为这本书判了个“言之无物”的刑。

  “成功学”上总谈及“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但就像很多人、很多事情一样,所谓的“第一印象”或许只是我们的刻板与偏见,缘分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过生日时阴差阳错,我收到了这个“不速之客”。怀着试一试的心态翻开了正文的第一页,一分三十秒过后,我从原本仅仅是“浏览”的姿态转为了“阅读”的虔诚。仅短短一百个字,我就明白:我会喜欢它、热爱它、珍视它。

  仅此奉上令我着迷的一些片段:

  初夏的屋檐下,刘十三嗑完一捧瓜子,和外婆说:“感觉有人在想我们。”

  外婆说:“想有什么用,不给钱就是王八蛋。”

  ……

  王莺莺说:“保险卖得怎么样,挣到钱没有?”

  刘十三叹气:“挣钱不重要,我那叫创业。”

  院中间一棵桃树,树底下的王莺莺拿起笤帚,哗哗扫地,斜眼看着他:“要不这样,我把房子卖了,支持你创业。”

  刘十三抱住她:“外婆,我爱你。”

  外婆一脚踢开他:“走走走。”

  ……

  刘十三问:“中午吃什么?”

  外婆点着卷烟,说:“谁他妈管你饭,出去挣钱。”

  ……

  仅仅是主人公刘十三与其外婆生活的一些小场景,便勾起了我对这本书的痴迷。在那个“几层小洋楼”还未在乡村兴起的日子,每家每户的小庭院中好像都会有那样一棵树的存在,都会有一个好像整日都在碎碎念但其实对子孙的爱深沉且含蓄的外婆,都会有一个或两个调皮的晚辈。当书上跳动着这样的画面时,回忆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能清晰地感觉到作者对于故乡的眷恋与怀念。

  再往后读,感触最大的便是对主人公“刘十三“这个人物的认识。在我看来,悲伤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英雄主义式的痛,像潮水般袭来,在读者心中猛地划了个大口子。这种“悲伤”的出处大多是伟人们或天才们的生离死别,在平凡人触碰不到的时空中演绎。无论是《红楼梦》中豪门大户间的爱恨情仇,还是《傲慢与偏见》中上层阶级的嫁娶婚丧,抑或是《觉醒年代》中的爱国志士,观其一生,犹如一现的昙花,喜也喜得热烈,痛也痛得惨淡。

  反观“刘十三”,是个可怜人,亦是个可爱的人。我可以路过英雄豪杰与巾帼女将们的传奇人生,为其鼓掌,为其落泪,却无法只是旁观“刘十三“的一生,因为由他带来的“悲伤”又何尝不是我自己的悲伤,他所去的地方又何尝不是我曾经的心境。所以,第二种悲伤,来的虽无声,但却永远无法忘却,它会长久蛰伏在我们心里。发作的时候,不曾撕心裂肺,但那个“隐隐的痛”总是挠着我们的心口,平淡却又久久不会褪去。

  刘十三出生在信息闭塞到只叫得出“清华北大”两所大学名字的云边镇,父母都离他而去,他仅由开了一家小卖部的外婆抚养,这也是书名的由来。上四年级那年,班上同学流行买本子写日记。刘十三也有一个本子,第一页上是妈妈曾经留给他的话:“别贪玩,努力学习。长大了考清华北大,去大城市工作。找一个爱你的女孩子结婚,幸福生活。”自第二页始,童年刘十三写下了自己的计划:“背所有课文,背不出来拼命背。学会做应用题。提前阅读初中课本。期末考试进前十……”完成其中一条,他就打个勾。

  童年时代的“刘十三”在本子上用力划着自己的理想,但现实却转眼间辜负了刘十三的认真。在原著的描写中,刘十三用尽了全力,也没有在“考上重点高中“那一句的后面画上勾,他依旧没有放弃。但在最后的终点”高考“中,他也依旧没能在”清华北大“四个闪着金光的字后面打上对勾。高考分数下来,刘十三收获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道理:原来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你有计划、有毅力就能做到的。当去高校报道的大巴开向京口科技大学时,刘十三合上日记本,打开了真实的人生。

  夜晚读到这里时,“真实”两个字一下子触动了我的神经,我的眼睛也随之湿润。就像老师上课所讲的《儒林外史》,看到读书人为“榜上有名”而熬至白首,同样身为读书人的我们又如何能对其嘲讽与批判?“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我们剩下的只有共鸣,我们能表达的也只有感同身受。共鸣的是,自己也曾为了那样的理想而拼尽全力,但有时结果却真的不会尽如人意。感同身受的是,纵然现实偶尔刻薄,但面对真实的人生,自己也像刘十三一样没有折断飞向理想的翅膀,而依然选择坚定地靠近信仰。

  作者笔下的刘十三,在我初读时对他的认识是这样的:软弱到有些懦弱。当最初的女朋友牡丹欺骗他、背叛他时,尽管他明白事情的真相,却依然跑去坐上南京的火车寻她。当牡丹出轨的对象在保险公司针对刘十三时,刘十三依旧没能展现一个主人公应该有的“英雄气概“。但我继续读下去时,我原本的愤怒全都变成了心窝里的那份心酸,我原本的指责也都变成了深深的共情,甚至于同情。当刘十三完成了情敌本想刁难他的任务时,我本以为他会恶狠狠地反击,一雪前耻。但刘十三没有,他仅仅只是退出了那个为了奉承领导就对自己冷嘲热讽的群,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奖金,以莫大的善良包容了所有不知来处的恶意;他收留了仅仅只见过一面,主动接触他只是为了骗他的小女孩“球球”;他从未记恨过抛弃他去了大城市从此断了联系的母亲,他用自己最柔软的心为自己描述了一个“妈妈”,并且深信不疑。

  我越了解刘十三,就越被其纯粹的善良、真诚所打动。“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是对刘十三一生最好的写照。在我眼里,刘十三的形象一步步高大起来。他没有顶天立地,成为我所仰望的星空,但他的手臂张开着,心里有一团炽热的火。他常面带微笑,他能以最大的善意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公。他,最终成为了我路途上的一盏明灯。

  阅读时我常在想,云边真的会有小卖部么?直到读后我才明白:云边真的会有小卖部,小卖部里真的会有深爱刘十三的外婆,小卖部外也有着深爱刘十三的姑娘程霜。因为刘十三就是那样的纯粹与善良,而他身边也理应有着这样深爱他的人。

  “我爱你,你要记得我”。

  “刘十三,我会记得你”。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李婕)

 

图书简介

 

  《云边有个小卖部》讲述了云边镇少年刘十三的成长故事。刘十三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从小他就知道他的人生已经被他那不负责任的母亲早已安排好,所以他只能和外婆相依为命。刘十三渴望父母关爱,但他感受不到,在经历过一系列感情和工作上的打击后,他才明白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其实一直在他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