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阅读与感悟”医学人文主题征文作品

 

做理性的防疫者

——读《乌合之众》有感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我书架上的常驻书籍,用于闲暇时翻阅,以告诫自己:在互联网发达的群体时代,要尽量保持个体理性。

疫情之下,似乎整个社会都卷进了情绪的海洋,风波不断,起伏不定。我也不例外,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浏览与疫情相关的新闻。我曾为“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言论而欣喜,也曾为“李文亮医生事件”的曲折而悲愤。当发现自己变得人云亦云,情绪起伏不定且无所事事时,我终于感到一丝羞愧——好像自己就是乌合之众的一员。思及此,我重读《乌合之众》,试图寻找该书对紧急事态当下的群体时代的一些现象的解读。

尽管《乌合之众》的写作背景并不像如今这样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而且不该将“群体”片面看作“乌合之众”,也不能用一本书来解释所有的社会现象,但是我仍然认同作者在他那个时代所预言的:“我们即将进入的时代,无疑将会是一个群体的时代。”在谣言四起的疫情当下,再次细读此书,抛开其过度片面化的观点,从中拾取零光片羽,也算是有所感悟。

当今的时代当然是一个群体的时代,而且是一个被互联网连接起来的信息传播迅速的“大群体时代”。网络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信息量的庞大与便捷,还有网络上的“键盘侠”与“谣言制造者”。疫情期间,几乎所有谣言的起点都是看似随意的网络言论,一传十,十传百,进而引发群体情绪的波动,这便是勒庞所说的“群体时代”的表现。但疫情期间的谣言四起并不代表群体一定是盲目的、愚昧的,因为群体也可以是有序的、理性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对群体时代的群体心理特征与局限进行分析与克服,力争成为群体时代里的“清醒者”,打造一个清醒的群体时代。

“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勒庞认为群体心理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在书中分析了许多群体心理的特征,其中能够反映疫情中谣言满天飞现象的主要有三个:一是群体的智力水平低于个体平均水平;二是群体盲目自信,急于行动,不担责任;三是群体感情易被煽动,简单而夸张。这三个特点在疫情期间的微博空间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网络上各种疫情信息下的评论,有声嘶力竭求关注的,有各种骂武汉和武汉人的,有不停带节奏辱骂政府工作人员的,还有不明真相制造恐慌的。其实,与其在网上吵吵闹闹求关注,倒不如扛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利用群体心理的团结性与易感染性,集思广益,共渡难关。

“领袖对群体的动员,最有效的有三个方式,就是断言,重复和传染。”早在法国大革命等历史事件中,勒庞就观察总结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因此,面对疫情,政府完全可以借助群体心理的特征加大正面宣传。在政府正确的引导下,客观存在的群体心理也能推动事情的积极发展。在这方面,“河南硬核标语”就是很好的例证。

总而言之,再读《乌合之众》最大的感悟便是:疫情当前,我们更应保持理性判断。疫情中,我们或许都曾是乌合之众的一员,这无可厚非,因为个人在危难时刻确实很难完全杜绝群体的影响。但我们可以尝试克服书中所描述的“群体心理”的局限性,在疫情中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当然,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脱离群体,我们要团结群体,把“乌合之众”变成“众志成城”!

(法学院  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