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寰宇”科幻世界观构建比赛获奖作品展

 

屈原(上)

 

 

1

“屈原”死了,投入黑洞之中,尸骨无存。

不过,根据悖论,黑洞外的人们应当永远看得到他。

 

2

“……今年九月系内生产总值2010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9885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3.7%……”

巨型荧光屏上,联邦发展署的仿生发言人无表情无语气地播报。

它脸上,没有一点儿血色。

 

这儿的人并没空理它——这儿是赤星,大都是为糊口而玩儿命工作的人,大部分每天工作十五个小时以上,每月有一天休息。

对面楼里的工人瞥见这播报。他拍拍工友的肩,指着窗外:“你看那玩意儿——一点儿血色都没有。”

“呵,假人,你还指望它那个?”工友也嗤笑起,手上的活儿没有停,“长得个人样,就是不说人话。”

工人长叹气,又苦笑:“……也不知哪儿来的这么些个亿。我跟我媳妇儿加起来,一月挣不了一万,还得带娃啊……”他摸了摸下巴,胡子拉碴,好像隔着手套和“蛋壳”也扎手。

“有媳妇儿就不错了!这不知足的货。”工友也苦笑着白他一眼,手上的活儿没有停。

一旁的学徒听了,心里不解又恐慌。“师傅……”学徒试探着,“工人法不是规定了那个,那个最低工资,不能低于……低于六千吗……?”

这一句话,令二人好似打了鸡血,骤然有了无名的气力。

“工人法?嗬!”工人率先发难,表情带着蔑视而窘迫的笑,眼瞪着像匹饿极了的狼,“工人法还规定十二小时工作制、每月双休,你以为我不懂?有什么用!”他大臂一挥,作摆手状,动作夸张得很,似乎用尽了攒了很多年的力气——他上次这么有劲儿是在二十年前,刚进厂时。

“欸,”工人又一拍工友,工友也正暗自讥笑着,“你再来表演一个,就那个……”

还没说完,工友手上的活儿都没有停,就瞬间进入了状态——半蹲着,眯着眼,再咧着嘴,嘴里念着什么“商业是最大的慈善”“697是福报”“凌晨三点的迪你也不是没蹦过”等等,引得工人一阵狰狞戏谑的笑,笑声被机器轰鸣掩埋,连同学徒煞白的脸色,没有旁的人注意到。

“你这种人啊,别看多读过几年书……”工人指着学徒,本想再讥讽几句,却自觉没话说,合上了嘴。

工友手里的活儿就没停过。对学徒的讥讽似乎没给这二人带来半点愉悦。

一旁的学徒也重新忙起来,更没了劲头。

他们脸上,没有一点儿血色。

 

此时黑洞正在他们头顶。远处的轨道电梯正在此时启动,箭也似地发射去,将废弃物抛向黑洞。

 

这儿,也是“屈原”的起点,也是他的终点。

 

3

赤星,这个星系的一号行星,最靠近黑洞的一个。

在这黑洞还是颗恒星的时候,赤星表面的高温阻止了人类的殖民。第一批人类殖民者,选择在二号行星——原星登陆。那是一颗与地球极其相似的行星,拥有适合人类生存的完整的生态系统。他们在此地建立了独立的联邦。

据官方的记载,这里没有原生的智能生物。

 

恒星坍缩后,赤星的地表温度骤降至几十开尔文——可寒冷总比火烧好抵抗。为了缓解原星的环境污染,联邦政府倡导采取减税、提供补贴、建设星际物流线等方式,鼓励高污染工业部门迁至赤星,并借助黑洞处理污染物。

自此开始,各寡头均开始实施赤星开发计划,这也引发了民间自发的前往赤星的“淘金热”——“淘”的不是金,而是夹生的幻想,是二手的工资,或是头一茬的“韭菜”。为了在极寒与无氧的环境里存活,人们被迫穿上了“蛋壳”——简化版的宇航服,廉价且轻;头上的亚克力罩子模糊了每个人身上尚能被他人察觉的特征。

 

如今,联邦的所有重工业和绝大多数的轻工业都被赤星承接。随着工业部门的扩张,与其配套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不停地更新迭代。起初,人工智能这片蓝海,令资本趋之若鹜;之后,智能领域企业竞争激烈,争先拿出技术上的新成果,庞大规模的新技术导致了工业产能的井喷式增长,促进了工业规模的飞速扩张,这又从需求侧倒逼智能技术加快更新迭代;最终,高昂的研发与维护成本拖垮了众多科技企业,几个寡头终于垄断了整个智能市场。

技术领域的垄断不是终点,它最终要服务于实业——工业寡头与智能领域寡头暗中勾结,互相提供订单与优惠,令智能设备替换了大量的操作工人,使工业寡头节省了巨大的成本;失业的工人为了生计,似乎只有一条路——去那些生产低端消费品的黑工厂,那些利益微薄、少技术含量、寡头根本不屑染指的角落,为了生计,接受更为残酷的压榨。

 

4

“屈原”年轻时,曾在这样的工厂工作过,背后也是那样的轨道电梯。

他从那里向政坛迈步,最终站在高处——作为联邦议会的议员,将生涯终结;

他从那里开始生活,又从这里落向黑洞,终结了生存。

他轻车熟路地穿过废弃物堆,在电梯仓口,砸碎了面罩,露出真实的面容,面带微笑与苦楚。

 

他无力地向后倒去,面冲着遥远的黑洞,背后是更漆黑的电梯仓。

——这无人看到,更无人关心。

他的血液,却在极寒中沸腾。

 

5

“屈原”的死讯,也是如此在网络上沸腾。

——不如说,沸腾的是各式的“推送”,而不是他的死:

 

【联邦议会参议员自杀身亡 现场发现‘蛋壳’碎片】

【尸骨无存!议员自杀,遗体被抛入黑洞】

 

【自杀议员绝笔信公布 痛斥议会内议长派系的罪恶】

【从自杀议员的身上,我看到了屈原的影子】

 

【“屈原”“死谏”后续:人走茶凉空位已补,议长仍在宝座】

【“屈原”事件后续:议长“消失”25天后,官网高调出镜7次】

 

【议员自杀官方调查结果:系生前压力太大,与议会无关】

【“屈原”读一读xx的《xxx》,可能就不会自杀】

【“屈原”绝笔信提醒我们教育孩子:适应阴暗是人生必修课】

【原星高原汉子丁贾爆红网络,纯真野性笑容迷倒众人】

 

……

 

各路自媒体,各式牛鬼蛇神,在疯狂挖掘着他身上可能的价值,又贪婪地消费着他的每一块碎块。

在每块终端屏幕对面,每个人都在吸吮、撕咬着,有如成群的鬣狗,松散却团结。

 

(未完待续)

(文学院  张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