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战疫,好书推荐——刘慈欣:《三体》

推荐人:电气工程学院   马浩原

 

书籍简介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推荐理由

一、优秀的文学作品。《三体》是科幻作品,但最基本的,它是小说,是文学作品,而且还是公认的优秀文学作品。他将自己的情节很好地安排开,当三部全读,《三体》系列会给你一种满足感;但适可而止,不会留下缺憾。其中科幻部分并不晦涩难懂,相反,《三体》与大刘的魅力所在就是让人人都能理解科幻、思考科学;而作为科幻小说,《三体》并没有弱化人文元素在其中的分量,它从最初到最后一直在表现的,都是人性与思维。

二、举世一场戏,执剑一生人。“《三体》世界级的剧情,有着宇宙级的设定”。《三体》的剧情,在现实与文学两个维度中,都达到了大成功。有许多概念设定被传播、被熟知——譬如“黑暗森林”。最难得可贵的是,这些设定在脱离小说的现实生活中,一样具有意义。

三、让科学填满脑洞。在《三体》系列中,经典的科幻元素被合情合理地串联在了一起。 这大概就是一个高级工程师写科幻的优势吧。因为他们在科学的框架内进行设想,于是科学的受益者——我们,便仰望着这些设想,沉浸其中。

 

读书感悟

《三体》的第一部是所有故事的起点,智子也在第一部的尾声中出现,昭示着新故事的开始。第二部《三体-黑暗森林》是在上演一场人类的准备抵御宇宙殖民主义的入侵时所做的一些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面壁”计划,直至最后人类发现黑暗森林,同时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在第三部《三体-死神永生》中有一句话,“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指向他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沉思,读书的时候我总是在想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在哪里?这个问题曾一度让我掉入深渊,感到迷茫。看到这句话之前,我想生命的意义需要我去填补探索而不是空想,那样做毫无意义。看到这句话之后我更加坚定,生命的意义是等待我去行动的。我看着死亡的灯塔,在驶向灯塔的路上填补生命的空白,使我面向死神时能坦然以对,面向死亡寻找生命的希望,在走向死亡的归途时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在时间线上行走的我们,都是殊途同归的旅客,归途即死亡。

阅读完《三体》,我要感谢大刘,起初读之无味,读毕回味无穷。在这套书里,我看到了罗辑的坚守,程心的善良,维德的固执(他好像总是对的),云天明的奉献。他们在死亡归途上都在为人类付出,没有一成不变的未来,只有不肯为未来改变现在的自己的人。生命的意义可能需要我们面向死亡寻找。

有一个小故事,一位友人,在“脑补”科幻作品剧情时突然来了灵感,依此做出了小作品,并拿下一项专利。我想这很有可能,就算不是直接的成功,一种思维或者一个脑洞的方向都足以让我们受益——这种受益不受所学专业的限制,而是直接让你的思维更加具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