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侯佳朋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基于对世界大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个重大判断: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这一“变局”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重大机遇,是新时代开拓广阔发展空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要求。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冷战期间美苏争霸,世界大国之间都还是渴望和平的,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局部的热战还是时时发生,美苏之间频频军备竞赛,世界可能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1991年华约解散,之后苏联解体,表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标志着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前后共44年。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变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超多强”。但在这一超多强的国际形势上,也出现种种危机。紧接着,在相对和平的国际政治形势上,各国也在慢慢发展,开始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百年的光辉历程、百年的辉煌业绩、百年的珍贵经验,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将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在谋划和行动,中国人民在思考和期盼,世界各国在关注和观察。 2020年全球爆发疫情,本是一个局部地区的病毒,却蔓延到了全世界,这说明了世界并不是隔离的,全世界是一个整体,每个国家都是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面对外国的质疑,中国展现出了中国担当,展现出了中国速度。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面对国际形势,这是机遇又是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不断的向新时代迈进,积极表现出大国形象。 中国的大国形象不仅仅表现在国力的日渐强盛,更多的在于对其他各国的援助,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中国响应联合国的号召,积极派出维和部队,并永远站在正义一方,与不公平,不平等的压迫和威胁世界安全的行为做斗争。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积极让全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努力让世界其他各国人民认识中国。 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海内外各国精诚合作,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重要战略机遇期与重大风险期两种状态并存,光明前景与严峻挑战两种趋势同在,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特征。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需要主动谋势,洞悉未来,既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继承优秀文化,学习先进技术,解放中国的国际行动力,防范“国际分权”趋势下对国家主体的消极冲击,强化中国人领先新型全球化的实力。中国要处理好强权国家的种种刁难,这是中国必须面对的挑战。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这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进行文明对话、交流、融合与积淀的结果。还要善于处理与传统强国的关系,以求得最大公约数态度改革并完善国际规则,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与非西方世界的互动,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国人最需要突破和消除的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桎梏与千年来传统本土思想消极一面的影响,透析西方实践,立足长远布局,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中国已经站起来了,经过了百年的革命和发展,千千万万的前辈流血牺牲,亿万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青年是时代的标杆,新一代青年要接起时代的接力棒,勇往前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依靠一代代人的奋斗努力,靠的是各国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奉献,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当代大学生理当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做贡献的历史使命,在未来的人生奋斗中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