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未有,危中存机 管理学院 王茹萍 踏入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我们身处这科技发达的年代,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17年在接见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该论断既指世界正在经历的大态势,也指中国面临的大态势,而且这两大态势是彼此影响、互为因果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大变局中危机四伏,我们要在危中寻机,在二十一世纪新的篇章中书写下一个华夏传奇。 百年过往,风云四起。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掀起了中国工农革命的高潮,在混乱与危急中,中国谋寻生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横空出世引领着星星之火燃烧了整个华夏大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华民族这头雄狮也正在百年屈辱后苏醒。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正式拉开序幕,中国的崛起也正式慢慢改变着世界的格局。2017年,十九大的召开提出并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的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 百年之际,变局四起。早在2019年以前,世界格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45年二战结束后,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四起,联合国成员也从最开始的51个发展到如今的193个,其中有着众多靠民族独立而建立的国家,国际间的政治合作逐渐增多,全球的政治版图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变局是从“一家独大”的单极世界向协同共治的多极世界的世界政治转变,是现代化发展路径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转变,也是社会主义从遭遇严重挫折向21世纪焕发蓬勃生机的转变。 我们在变化之中寻找非变量,科技唯是。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同时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国家之间科学技术的较量从上世纪中叶原子弹、氢弹的研发,到世纪之交的卫星、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再到现如今新能源的开发、空间站的建立、通讯工具的突破性研究等等。科学技术已经不再仅仅是学术科研界的亮剑了,还是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战场,是一个没有硝烟却又虎视眈眈的战场。 百年未有,危中寻机。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政治版图从单极世界向着多元世界转变。往时G7集团发达国家为首的西方国家掌握着全球的政治、经济命脉,国际间的政治经济交流单一,全球发展停滞,甚至造成了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金融经济遭到巨大打击,很多国家破产、一蹶不振。至此以后,G20的出现才成为世界经济希望看到的。G20的成员国不仅有代表发达国家的G7成员国,还有着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加入与欧洲联盟的参与,真正意义上代表了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利益。随着十五次G20峰会的召开,G20已逐渐成为新时期全球治理机制创新的代表,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作为G20集团的重要成员国,在G20中拥有着重要的话语权,同样在国际政治版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三大主要特点,一是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变革;二是新能源的开发逐渐成为主流;三是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国内不仅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还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国内家用车市场的新能源车大批量地涌入,不仅满足了国内客户对于新能源汽车庞大的需求量,还在新能源汽车的品质上追求卓越,真正意义上做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早在2003年,党的领导人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论断,意在坚持推行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又在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在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中国、一个美丽中国。科学技术的绿色化不仅对于保护环境是事关重要的,对于未来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个国家应有的担当。 新的格局、新的赛道,当然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在后疫情时代,变局之下危机四伏,在危机之中寻求机遇,推动国际政治格局的多元化;抓住新时代科技特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国内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在这“两个百年”之际蓄力发展,与国际友好往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