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离诺贝尔文学奖很近的作家作品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落下帷幕,之前在网上呼声很高的中国女作家残雪未能摘得桂冠。纵观近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除了残雪以外,中国作家余华和阎连科也曾登上榜单,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和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因更多次入围引起读者热议。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作家的作品吧。 一、残雪 1、《黄泥街》 《黄泥街》是残雪的处女作。小说讲述着一件件诡异的琐碎小事,黄泥街到处肮脏不堪,每个人都无所事事,做着白日梦,大热天也裹着棉袄,到处都是死猪、死猫、烂肉,蛆、苍蝇,蚊子,大便小便,天上还会掉死鱼,大家都在说梦话,造谣,吓着别人也吓着自己。全书充斥着肮脏、混乱和纠结的意象。残雪坚持着她的实验性写作,运用西方后现代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书写着人类内心种种无奈。 2、《新世纪爱情故事》 本篇描述的,是可能世界里发生的爱情故事。在夜半时分,在河流底部,在大山的深处有许多耳朵在聆听,它们听到了人群中的深重叹息,还有那些痛彻肺腑的哀号,以及像热带雨林中的暴雨般的激情倾诉……这里叙述的是井市中的爱情传奇,更是实实在在的心灵的光流。 二、余华 1、《活着》 本书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各种苦难悲欢,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艰难而平静地过着余生。 2、《兄弟》 本书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他们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本书荣获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入选瑞士《时报》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来全球最为重要的15本书。 三、阎连科 1、《年月日》 “如果人类的祭日到来了,世界上只还有一个人和一粒种子会是什么样?”千古一遇的大旱降临,村庄里的人尽数离开,只留下了先爷、一条盲狗和仅剩的一株玉蜀黍苗。日光毒辣得能称量出光的重量,一人一狗该如何守护着一点微弱的希望存活下来?在年月日的反复轮回中,日头越是难熬,生命越发显出生猛的力量。人生宛如在漫漫长夜中行走,相信虔诚等待的人终会看到灵至的那束光…… 2、《坚硬如水》 本书通过一名有着光明政治前途的现役军人毅然放弃已有的一切而转业返乡后的经历,描写了四十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如狂飙一样掀起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描写了那个特定的背景下,人们畸形的的人生、人性、欲望、追求和贪婪,小说人物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命运和归宿,令人深思与叹息。
四、村上春树 1、《挪威的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2、《去中国的小船》 《去中国的小船》是村上春树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创作于1980年。书中故事有《去中国的小船》《穷婶母的故事》《纽约煤矿的悲剧》《袋鼠通讯》等多篇短篇小说。 《去中国的小船》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作者对中国人的好感。译者林少华认为,这篇小说其实是反映了日本对于中国的“愧疚”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