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歌岁月,回响深远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所感 儒学高等研究院 赵启蒙 当谈起在梁家河下乡的日子时,习总书记这样感叹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仿佛悠长的高歌,每每念之,便感到内心深处沸腾不息,回响深远。 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是一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之歌。对那一代知识青年而言,在浩浩荡荡的浮沉浪潮中,“插队”的经历,几乎是所有知青始料未及的巨变。他们有着相似的境遇:父母遭受“迫害”,被打为“黑帮子弟”,独身一人来到这群山阻隔的荒僻野地,白天要用粗糙的“尖担”翻山越岭地挑担运麦,夜里疲惫不堪的躯体还要忍受着跳蚤疯狂的叮咬,无时无刻都笼罩在要“扎根农村一辈子”的迷惘中。在这样的“苦日子”中,青年习近平总是埋头苦干,从不“撒尖儿”,他让肩膀磨出厚茧,对跳蚤产生抵抗力,练成种地的好把式,在身边知青陆续入伍、进厂的情况下,一待就是七年,成为其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奥斯特洛夫斯基曾有言:“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在“上山下乡”中所经历的摔打、挫折与考验,让习总书记锤炼出了“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情怀品格,坚定了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时时刻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是一支“扎根群众,留取丹心”的担当之歌。青年习近平当年在陕北历练了7年,黄土地上父老乡亲们终年劳动却难以温饱的生存现状,留给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各家住的都是低矮的茅草房,干农活都用着最土的农具,看病要翻山越岭去县城,为节省一点煤油钱只能早早地上床休息……而生活在水生火热的黄土百姓,却将最好的留给这群知识青年们。习总书记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在窑洞里聊天谈心。离开梁家河时,村民们送了一程又一程,难舍难分。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由此培养了他“热爱人民,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在与农民群众的朝夕相处中,习总书记跟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实在在体验到了稼穑之苦和衣食之难,不仅感受到了他们隐入尘烟的喜怒哀乐,也感受到了他们为美好日子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总书记通过阅读“农村”这部写在大地上的书,更深入地了解到了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魂之所在。这段经历,也让他从不谙世事的“知青”,成为了自称“黄土地的儿子”的“理想家”。于是,让十四亿人幸福的“中国梦”,在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上萌了芽、扎了根;“振兴中华”的理想之火,在青年习近平的心灵平原上熊熊燃烧着。 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是一支“躬身实干,功成不居”的奉献之歌。“近平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年代时兴的学习、运动,而是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小到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帮群众找猪、自费救治受伤村民,大到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挖深水井、开办副业,只要是村民需要的,习总书记都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把那些已经决定了的好事实事,快干、干成、干好,真正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总书记那时候“主要想的就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怎么能做好村里的工作,怎么能让群众的生活好起来”。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担任大队书记时,曹谷溪曾采访过他。采访中,习总书记讲到群众的“功劳”就滔滔不绝,但是一讲到自己就讲得很少,很简单。曹谷溪事后回忆道:“这个年轻后生,功成不居,谦虚谨慎,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正如俄国别林斯基所说:“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我想,正如总书记的名字一样,“平易近民,民必归之”,一位官员甘于为人民群众低入尘埃,必然会被更多的人举至苍穹。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对青年寄予了厚望,强调“青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与四十年前相似的是,现在,又有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通过“西部计划”这个平台,来到祖国的西部大地,以昂扬奋发的姿态,播种植梦,扶灯燃智,开启了一届又一届的支教扶贫“大接力”。很荣幸的是,自己在去年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这也让我在读《岁月》这本书时有了更真切的共鸣。我支教的地方在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当我第一天进入校园时,崭新的教学楼,先进的智慧白板,种类齐全的多功能室……我怎么也想象不出这里竟是需要我们支教的地方。随着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渐渐看到那些问题丛生的隐秘角落:多生多育让家庭教育处于缺位状态,留守儿童内心深处的暗角无人问津,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仍大行其道,“成绩唯一论”“学习无用论”甚嚣尘上……是啊,早年间填补的西部基础教育“硬缺口”已被缝合,在完成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教育的发展不单单要靠教学硬件的升级,更需要的是教育资源的补充与教学思想的更新,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正如清华大学第18届研支团队长白浩浩所说:“如果我们不参与支教的话,根本无法想象西部地区的孩子们过着怎样的生活。而当我们真正到这里之后,我们看到了这些,经历了这些,才会有所感悟,才会真正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阖上书页,总书记的一言一行仍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不去:无论是习总书记在五四青年座谈会上发表的“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的谈话,还是反复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进,这背后所体现的一切意志品质与精神力量,如同涓涓细流一般,与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中的奋斗一脉相承。正如书中所述:“回顾近平和梁家河的这些往事,我觉得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近平没有变,梁家河人也没有变。还是和40多年前一样:近平还是那个为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打拼的‘好后生’,梁家河人也还是成群结队送近平去上大学的那些淳朴老百姓。” “当年,我的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四十年后,总书记再次来到梁家河,和每一位曾经的朋友亲切交谈。那首从过去传来的奋斗之歌、担当之歌、奉献之歌从未止息,一直在那片群山僻岭中游响澎湃。我想:有一天,我也要回到西部,回到那片我曾将心留下的地方,再见一面那些我曾教过的孩子,并告诉他们:山的那边不再是山,而是波澜壮阔的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