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评电影《井冈星火》

儒学高等研究院 郭香溢

 

 

时光的车轮碾过那多难的岁月,百年回眸,正道沧桑,高峰遥看,路在脚下。只有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才能坚定地走向新的奋斗征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起,全国革命根据地建设呈现出星星之火,正待燎原之势。在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那一股可以将中国从危难之中拯救出来的力量,那一束可以照亮中国前行道路的光亮,那一把可以温暖千千万万中国百姓的火种——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影片《井冈星火》是一部关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题材电影,它以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的斗争为时代背景,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和扣人心弦的剧情,讲述了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坚定革命信念引兵井冈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创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闯出建党、建军、建政新路的革命斗争史,阐明了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畏艰难困苦以及革命星火终成燎原之势的内在根源,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

“旗帜就是方向,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失”“脚踏实地,才能步子迈得更大,走得更远”“红旗在心里,永远都不会倒下”,一声声誓言铿锵有力,一句句台词震撼人心,信心、信念、信仰,让我们感动于革命前辈们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忠于信念的伟大精神。影片中老一辈革命先烈面对着内外敌人的斗争时,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令人动容。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体现出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井冈星火》中的革命先烈们以信念为骨、以身躯为盾,用肉体堵住了冲锋枪口,用鲜血践行了入党誓词,用生命照亮了革命的道路。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就是每个共产党人胸前都佩戴“红飘带”,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每个红军战士都会给自己系上一条红飘带,并在上面写上自己的籍贯、名字。“红飘带”即“牺牲带”,表示随时用自己的鲜血或者生命保卫红色政权的信念。活着的战友,也可以根据红飘带上的信息,将战友牺牲的消息告知其家人。“红飘带”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共产党人的初心:随时准备着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当陈毅从牺牲战士的遗体上解下一条条红飘带,拿在手中厚厚的一把,顿时泪流满面。他用军人的最高礼节向这些愿意为革命事业随时献出生命的年轻战士献礼。当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后,毛泽东把卢德铭的红丝带,紧紧地抓在手上;朱德从陈毅手中接过从牺牲战士身上解下的红丝带,满含热泪,向阵亡将领行以最高之军礼。电影用一根红丝带将革命者的命运穿插联系在一起,通过红丝带这一具体意象,诠释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革命的初心。巍巍井冈,群峦叠翠,“牺牲带”将无数革命志士牵引在一起,聚集在一起,燃烧起了革命的星火。这些场景,都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

井冈逶迤五百里,红旗一展乾坤赤。电影《井冈星火》以生动的画面和跌宕动人的剧情,让我深刻认识到了革命事业的艰辛和伟大,也更加珍惜了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整部电影激情热血,令人振奋。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动人的场景画面,向世人展示了在那段红色岁月当中伟人的风貌。正是他们,在中国革命最为艰难,最为关键的时刻坚定理想信念、力挽狂澜,毅然担起领导中国革命前进改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的重任,共同铸就了恢弘博大的井冈山精神。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道路、井冈山精神指引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我们党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井冈山精神,并对弘扬井冈山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成功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只要理想信念在,党的事业一定会成功。这是历史的必然。”风雨百年,青史可鉴。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真理的力量,理想信念如火炬,又如明灯,烛照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之路。我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身处和平年代,更要团结带领青年们传承好“井冈山精神”,时刻牢记“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持之以恒讲好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