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读后感

法学院 巩一晓

 

非常喜欢阅读心理学书籍,在这本小说中,我更相信咖啡馆并没有现实地存在于世界的尽头,而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它是每个人认清自己,寻找自身“purpose for existing”(存在的意义)的起点。这篇小说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三个不同的问题之间俨然具有差异,同时又具有紧密的逻辑性。

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

用我的话来解释就是你为什么而活。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是,一个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每天多捕点鱼赚更多钱,这样你可以成为富翁。渔夫说,即使成为富翁之后最想要的生活还是如现在般,家人围坐灯火可亲,携妻女海边漫步。所以,这就是渔夫存在的意义,他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其实不难发现,物质对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都具有强大的诱惑力,而老一代人的物欲一般并不像我们那么强。是时代进步物质丰富带来的改变吗?不然,是因为老一辈人大多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虽然他们有些人并不能清楚明白的说出到底是什么,但他们知道那肯定不是物质。

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这是一种很抽象的说法。我现在最多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分段,每一个阶段最想得到什么就努力争取。往小了说,我想要顺利毕业、想要好的工作、想要契合的伴侣和温暖的家庭;往大了说,我想要小满、独立、顺遂和爱。这本书里说,想要什么就努力争取,屏蔽花花世界的讯息,把自己的希望和幸福寄托在努力为之的事情上。希望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掌控力,实现自己心中的小满,而不是谁随随便便给定义的成功。记得之前看过一句话:当你努力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过来帮你。这绝对是真的,从内在说,你努力做事就会自动屏蔽那些干扰你的讯息和事情,专注于自己;从外在说,大多数人都喜欢积极向上而不是摆烂的人,大家就会支持你,整个世界就会给你让步。花花世界的讯息对我们的影响力真的很大,记得看过《影响力》这本书,别人的言行、广告、社会群体的一般行为很多都会干扰我们做出判断。专注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培养钝感力,屏蔽一些干扰的讯息,改掉玻璃心,这是我现在要做的。

第二个问题,你害怕死亡吗?

去过几次医院的ICU病房,看到那些奄奄一息的病人,我觉得那是我见到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中国的法律并没有承认安乐死的合法性,等待每个人的只能是自然死亡。但是我,如果真的有死亡的那一天,我不想浑身插满仪器,裸露着胸膛死去,我想美丽鲜艳的死去。前段时间徒步脚滑差点从悬崖摔下去,我的心跳漏了一拍,内心强烈的感知到我不想死,我害怕死亡。因为我还没有实现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不甘心这样结束一生。书中说没有为实现存在的意义努力过的人就会害怕死亡,是然。每个人生时都会有遗憾,不要想着死前弥补所有遗憾,我们实现了自己的存在意义就足够了,不枉短短百年。

第三个问题,你满足吗?

实现了自己的存在意义,就满足了。关于每个人存在的意义的答案,只有每个人自己知道。大家的答案不同,寻找答案的方式不同,知道答案的早晚也不同。存在的意义就是所热爱的事情,为之努力并实现人生就满足了。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早日找到自己的咖啡馆。

 

 

内容简介: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几段迷茫的时期。如果你曾经历,还记得是怎样度过的吗?如果你正在经历,那么欢迎你来到 “为什么咖啡馆”。

本书简单的语言和故事,带你面对人生大问题。别光整理屋子了,来重新整理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