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过云层的那片晴朗 开始喜欢迟子建的文字是因为一本书——《越过云层的晴朗》。喜欢这个书名,初见时即仿佛是沐浴在阳光下,不知觉得想要抬头仰望云层之上的那片地方。图书馆中文理馆三层是最爱去的地方,总是有许多动人和动心的文字被整齐地码放,等待着、等待着每双欣赏或是惊叹的目光,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我捧起了这一沓如水般明朗的文字。 结缘总是意外而来的事,就像是一本书总是在无意中走进你的生命里,却蓦地发觉从此后有一段生活之外的故事纠葛缠绕着,或许,这才是充实的。 故事开始时来福已是老态龙钟,越来越惧怕寒冷的它常常追寻火炉,在青瓦酒馆的风铃声中用记忆讲述过往。来福想起了科考的黄主人,想起了苦命的小哑巴,想起了大黑山的那一段岁月,想起了最爱的梅主任和文医生。和来福一同回到过去生活里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唤它“夕阳”,纵然这已是它开始苍老时文医生给的名字,却是在我心里最美的名字。 我猜夕阳最爱主人还是梅红吧,总想梅主人的生命太哀婉,转念却忽觉有谁的生命不是波折遍布的?梅主人庭院里种了金灿灿的葵花,总是让我想念起小时候奔跑在葵花地里的自己,摩挲着书页叹息时才感怀原来已过去了这么多的岁月。梅主人喜欢和夕阳在葵花下吃豆腐,梅主人总是用勺子挖着吃,宛如品尝一块诱人的奶油冰激凌。我想梅主人曾经在上海的生活大抵很是贵气的,来到金顶镇的梅主人嗑着瓜子、品着豆腐来怀念着以前生活的和美,也剖析着自己血淋淋的内疚。梅主人和文医生都是看到生活最残酷一面后躲藏在自己开辟的另一个小世界中的人,这样的封闭虽遭非议,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或许是最好的归宿,所以文医生葬在了大烟坡的木屋后,梅主人死后也未曾被带回上海。 所有的人物之中,花脸妈对于老七的深情我感受得最真切,或许文医生和梅主人这样的人不是每个生活角落里都存在的,而花脸妈的平凡则处处散落,最真实却最揪心。花脸妈虽然对老七骂骂咧咧的,最后还是收了他的秋菜,虽然不满老七现在的媳妇只会在家里生孩子,却主动帮老七向老柴讨小花巾骑走的马。花脸妈是一心想要个孩子自己抚养,梅主人没答应后她去寻短见,最后还是夕阳救了她。我在想这么多寂寞的年岁里,花脸妈是依靠什么样的念想活着呢,或许对于老七恨铁不成钢的不忍心,或许只是生活的惯性推着每个人往前行进。 故事总有讲完的时候,夕阳说完了记忆里的主人们,总算是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终点。赵李红对于夕阳的怜悯让这条懂人话、通人心却又历经变数的老狗免于沦为碗中餐的结局,而是在最后的一段生命里相依偎着青瓦酒馆,细看已经变化的金顶镇的人情百态。 很少对于一本书如此执着,甚至是添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总是不愿意将这一叠不算太厚的文字中还回那书架后,时间渐渐冲淡了脑海中残留的每个细枝末节。于是选择用最爱的黑色字迹写下每一段不舍和感念,封在厚厚的笔记中。一本书留给自己的,除了感伤、怀念和眷恋,最后却是那片云层之上溢满温暖的晴朗,夕阳生命结束后到达的地方原来这样温暖。
某个时候,不知觉地会想起那只有着阿黄、柿饼、旋风、夕阳、来福多个名字的狗,抬起头看去,云层之上的那个地方正熠熠闪光,那一定是别样的一片晴朗。 (化学与化工学院 肖兰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