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图书馆文化节

 

馆长李剑峰致辞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山东大学图书馆文化节开幕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图书馆全体职工,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关注和支持图书馆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实现大学职能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山东大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是同学们的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山东大学图书馆历经百年传承,不仅馆藏丰富,而且文化学者、学术精英荟萃,宋春舫、梁实秋、皮高品、陆侃如、吴富恒等,都曾在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辉煌。

建国后,山东大学图书馆一直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图书馆。20007月合校以后,更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在济南的六个校区、七处馆舍,面积达6.5万多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471万多册, 其中古籍文献近40万册,珍善本1万多种近4万册;金石拓片尤为丰富;易学文献、线装古籍、地方志颇具特色。20096月,山东大学图书馆入选国务院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山东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馆藏古籍中有872部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67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电子资源尤为丰富,数据库218个,存储总容量达到87TB

服务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为了读者之便,我馆采用集公共查询、采访、编目、流通、教学参考书等于一体的自动化汇文管理系统;周开放时间98小时;年借还书200多万册,阅览人次160多万;电子资源24小时全天候开放,而且随时可以从校园网外访问,各类数据库访问近220万人,检索280余万次,下载总量1020余万册。学术引证、科技查新、馆际互借等信息服务常年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多年免费。同时,作为CALIS山东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山大图书馆还担负着规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省内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重任。

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为了给师生利用图书馆提供最大方便,图书馆从去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举措:清点馆藏,确保OPAC数据信息准确;实行大流通开放,实现藏、借、阅、咨、查、习一门式服务;取消电子阅览室收费;配合学校学科建设,开展学科服务;加大读者培训力度和深度、开展馆员培训、《山东大学图苑》复刊等。

为了加强宣传力度,密切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让师生深入了解学校精心构建的丰富资源和图书馆提供的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沿承世界读书日的余热,我们举办了这次文化节,希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在“乐书、悦读、求知、明理”的主题活动中陶冶情操,共同营造底蕴深厚、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开拓并升华山东大学的知名品牌,让山大校园因书声更加生动,因书香更加典雅。

现在,我宣布山东大学图书馆2014年文化节开幕!

 

 

馆员代表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我是文理分馆流通部职工刘莎,很荣幸能够作为馆员代表在山东大学图书文化节上发言。

  在这个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季节,图书馆与读者共建的图书馆文化节今天开幕,我们图书馆人与师生读者齐聚一堂,开启为时一个月的山东大学“书香满园”的文化活动。

  作为一名普通的图书馆人,我为自己选择了这个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虽然,我还是图书馆人队伍中的新兵,为读者服务的经验不足,但是老一辈图书馆人的奉献与敬业精神感动着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成就激励着我,我能够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以老同志为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掌握为读者服务的各种技能,做好为读者服务的工作。

  图书馆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当“阅读成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成为社会共识时,图书馆文化与服务将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中国人素有读书求知、崇文明理的优良传统和文化追求,作为图书馆人,我们愿意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做好为读者服务的工作,我们愿意和同学们成为知心朋友,在读书、借阅和信息获取时,大家有什么困难,就到图书馆来找我们,我们会帮助大家利用好图书馆。同时,我们也会主劝地想各种方法,利用图书馆的设施、设备来帮助读者,做好导读工作,做好释疑工作。图书馆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文化乐园,我们愿意通过我们的辛劳和努力,通过我们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获得读者的信任,让更多的读者认识图书馆、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

(文理分馆 刘莎)

 

学生代表的发言

——最难风雨故人来

 

 

    自古书生有二乐事:雪夜闭门读禁书,一乐也;最难风雨故人来,二乐也。相比前者,后者则为书生至乐之事了。

    曾在报刊上看到现代人作的一幅国画,题名为“最难风雨故人来”。画面上烟雨霏霏,芳草萋萋;茅舍独立,屋门洞开。一布衣老者执杖肃立,极目远望,目有所系。远处的小径上,正有一人披挂斗篷,携抱古琴,在绵绵细雨中,朝着这边缓缓走来,期与故人相见。

    其实,读书在另一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找寻,一种遇见。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徜徉在图书馆的浩浩书海里,不断地在找寻着与自己心灵、精神和秉性相契合的书中伴侣,品读书中的文字,感受书中的情怀,同时也设身处地地体会书中人或者书外人的心情和境遇。有时候,在读到某一处文字或心情时,我们不免有一见倾情或者相见恨晚的感受,仿佛古人的文字,恰好契合了自己的心情和境遇。于是,读书便成了一种心灵的对话和交流,我们跨越着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鸿沟,与书中的故人像阔别多年的故人一般,默默地作着无声的交流。交流中,我们遇见深情,遇见坚韧,遇见智慧,同时,也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

    读彭玉麟,我们遇见深情。作为清代“中兴四大名臣”的雪帅,于事、于情、于书都有浓浓情意。创办近代海军奠基人,他对于清末的水军事业奉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却从不求取功名与怀抱,“臣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是他人生的守望。“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铁,始终不负岁寒盟”,他苦守着与梅姑的盟约,至死画梅,补人生所憾。此外,“沧海横流,人间何世,趁我余光秉烛,补读平生未见书”便是他人生最大的夙愿。人间至情,唯此而已。

    读《约翰·克里斯多夫》,我们遇见坚韧。罗曼·罗兰在前言中写道:“弟兄们,靠拢过来吧,忘掉一切分歧,一心想着我们一齐遭受的共同的苦难吧,世上没有敌人,没有坏人,只有受难的人;唯一持久的幸福是我们彼此间理解,从而相爱;在生命前后的两个深渊中,智慧和爱情是唯一的一线光明,它沐浴着我们的漫漫长夜”。世上只有受苦的人,受难的人,克里斯多夫面遇灾难,或许绝望,或许悲观,却从不曾轻视与战斗难搏斗的力量,从未减少对生命力度的敬畏。“去死吧,你们这些该死的人!去受苦吧,你们这些该受苦的人!人活着本来不是为了享受幸福,人活着是为了实现我的法则。”在克里斯多夫的心目中,生命是极有力度的,苦难只会锻炼出它的韧性。面对令人窒息的苦难,他告诫自己:“站起来!应该活着!倘若非死不可,你也应该站着死去!”他高傲,他有时冷漠,却从未削减对于世人的爱,并不断地感染着身边的人们。“无论你何时看见克里斯多夫的面庞,你肯定不会在这一天死于非命。”硬扎点,结实点,坚韧点,我们才配活在脚下的土地上。

    读钱钟书,我们遇见智慧。《写在人生边上》里写道:“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不同境界的人们,以不同的方法读着书。有的人是书评家,无须看得几页书,便发了一大堆的书评;有的人,拥有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不慌不忙。或许,我们无须评价哪一种方式更好,过自己的生活便是一种睿智。然而,在图书馆的宁静中,在书香的浸润下,我们多读些书,慢慢陶冶出性情,慢慢磨砺出智慧,未尝不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其名言“目光放远,万事皆悲”,虽稍有悲绪,却不失为一种明远的智慧,颇有“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的禅味。

    遇见故人,遇见性情,我们沐浴在与故人相遇的春光里,也或多或少地受着些性情的陶冶,气质的提升,精神和灵魂的洗礼。“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变其气质”。润物细无声,在渐渐中,我们也将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的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爱书人的心声与愿望。图书馆本身就是一种内涵深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由过去、现在、未来三者递进、传承而发展,由物(馆舍)、人(馆员-读者)、神(馆藏文献所承载的智慧与精神)三者融和、辉映而拱立。今日春光正好,且记得“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吧!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石荣)

 

 

  “山东大学图书馆文化节”活动通知

 

  为进一步推进山东大学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增进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鼓励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认识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现举办“2014年山东大学图书馆文化节”系列活动,希望全校读者积极参与。

 

活动一:读书朗诵会

  1、朗诵作品及要求:原创作品和选读图书皆可。选读作品内容不限,要求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如需配乐请自带光盘。朗诵时间不超过3分钟。

  2、报名截止日期:521日。

  3、参赛时间:523日星期五14:30

  4、参赛地点:中心校区图书馆一层报告厅。

 

活动二:读者找书比赛

  1、比赛形式:限时检索信息,然后入库找书。

  2、报名截止日期: 525日。

  3、参赛时间:527日星期二15:00

  4、参赛地点:所在校区图书馆。

 

活动三:文献检索比赛

  1、比赛形式:初赛采用笔试形式,考察选手的检索能力与技巧。

  2、报名截止日期:5 17日。

  3、初赛时间:519号星期一14:00

  4、参赛地点:所在校区图书馆。

 

活动四:文艺作品征稿

  1、作品形式:形式不限,以散文、诗歌、小说、书法、绘画、摄影、微电影等门类为重点。

  2、作品要求:健康、积极,与图书馆相关。短小精悍,易于展演。

  3、投稿截止日期: 527日。

  4、投稿方式:将设计稿与个人信息放入一个名为“学院+姓名+作品名称”的文件夹中,打包成压缩文件发送至报名邮箱。

  

  活动报名方式:报名表格可在图书馆主页下载,发送至报名邮箱sdtsg@sdu.edu.cn

活动咨询电话:88364902 图书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