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着,多好 看余华的文字始于一个很远的曾经,一直觉得他写的现实有些血淋淋的伤痛感,所以很久不再拾起他所署名的书页。这一本《活着》却是偶然间获得的温暖,随意翻开后温润的田间气息扑面而来,让我捧着并不厚重的它从一个日中到夜里未舍得放下。 活着,在青涩的年纪里曾异常恼于这个深沉的词。课业重复的无趣和不变的教诲叮咛让看似安静的自己心里蓄积着一头小小的怪兽,总在某个烦闷的时候狰狞着渴望冲出生活的静谧和不安。后来的日子里,不大不小的变故渐渐显露着头角,和至亲紧握着双手走过一场又一场的浮荡后,也学会沉淀下心情去看待生活,终于觉得,活着多好。 余华的故事里是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福贵年纪已高,在一棵茂盛的树下讲述了自己昔日的生活。就像书里那个“游手好闲”的民间歌谣收集人所说的,很多人不愿意回忆过去,而福贵却乐于向别人讲述自己,仿佛他在这些叙述中又重新活了一次。福贵生命里的人,他的爹娘、妻子家珍、女儿凤霞、儿子有庆、孙子苦根、女婿二喜、难友春生,以及许许多多的其他人,最后都离开了,只剩福贵和一头与他同名的老牛相依而活,活过了周围人暗暗为他们猜测的生命期限。活着,既然还有生命,为何不珍重而行?春生被批斗折磨得有了轻生念头时,家珍虽记恨着有庆的死,却也说道:“春生,你要活着”。活着,不难写却在一些岁月里难做到的两个字,常惹得泪簌簌落下。二喜被水泥板砸伤时,福贵嘶喊着不愿把二喜抬到医院里,有庆和凤霞都死在冷冰冰的医院里,最后二喜仍是躺在了那间冰冷的屋子里。 家里的老人从饥寒的岁月里走过,自幼年间耳边便有不少讲述那时苦难的言语。我未曾挨过饿,却在语重心长的叮嘱中不知觉地热爱粮食,最怀念小时候奶奶庭院里码满层层叠叠的金黄玉米棒时自己心里的丰腴。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村里没有比苦根更贫苦的孩子。我在静静地想福贵是该有多自责,他把自己最后一个血亲之人送离了人间。福贵内疚着,却依着对苦根的约定买了牛,虽是一头和他同样老态龙钟的牛,却陪伴着他在常常的岁月里犁地、谈心,一同活着。好些时候,我们坚持着扛住难过,是因为明天的阳光洒下一片希望时,只有活着才能看到那片纯净的晴朗。 故事的结尾,福贵吆喝着歇好的牛去犁地,福贵诓老牛还有其他的牛也在辛勤耕作着,却是叫出了他此生交融的那些名字:家珍、凤霞、有庆、苦根,仿佛他们在福贵的生命里一直没离开过。 读罢故事,脑中只余四个字:活着,多好。活着,只要生命还在,坚守在世上并不是懦弱,连活着去面对都不怕,死又算的了哪般?人总是要走到生命的尽头里,或早或迟,却躲不过。不敢,亦是不想去思索还余下多少日子,只是坚定地,想要过好生命给的明一天,纵然悲喜常交融,纵然身边的人不能永远相守。 活着,多好。明天的阳光是温和,抑或炽烈,你还不知道呢,付出一份小小的期待给未来,不管今天的阴雨有多缠绵。 (化学与化工学院 肖兰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