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20岁 ——致《一个人的好天气》知寿 好书推荐:《一个人的好天气》 馆藏信息:I313.45/*240 知寿: 你好。你是20岁,我也是,我们都是20岁人。20是人们口中“最好的光辉岁月”,大家都说这么年轻,是多好的年纪啊。我也明白这番道理,可20岁不应该是时常感到幸福吗,为何反倒常为苦闷、烦恼所侵扰呢?我们的20岁和他们眼中的怎么差别那么大呢?我们成长的烦恼何人能懂? 二十岁的春天你一个人来到东京,住到了寡居的舅姥姥家,陌生的城市和陌生的人让你觉得很不习惯吧。舅姥姥吟子很早就一个人住,接待过好多来东京的亲戚,还养过好多只的猫,她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现在的我也离开家,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北方城市求学,2年过去,初时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现在也与济南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有了牵连,但有时还是会因生活中的各种人际交往和处事的不顺而觉得孤独想家。 舅姥姥吟子是71岁,年轻时经历丧偶,一直是一个人住。从家乡来的年轻女生都住在她家,可都是暂时落脚。吟子把她养过的所有猫的照片都挂在墙上,整整占了一整面,就是你第一次来到吟子家是看到的那面墙。时间太久她只记住了第一只猫的名字。令我奇怪的是你为什么会羡慕年老孤独的吟子呢?在你眼里,吟子都不会感到痛苦,总是很平静,她有段和芳介爷爷稳定的关系,偶尔会去跳跳舞,换身年轻的衣服,好像很幸福的样子。我却觉得吟子该很羡慕你呢!你才20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你不用怎么费力打扮,年轻的肌肤和身材就为你加分不少;你还可以谈很多次恋爱;以后会有自己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这都是你眼中那个一点都不可爱的自己所拥有的啊。也许正如吟子所说:“年轻时都拼命伸出手想要什么,现在想伸手的越来越少了。”想要的东西少了,珍惜的东西多了。小时候总是期盼着长大,觉得长大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受大人的管教约束了。可渐渐却越来越不想看到年岁的增长,长大后有了好多的烦恼和压力,好像越来越身不由己,最可悲的是连什么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都找不到了。好想一直停留在小时候或者直接跳到老的时候,那样该不会有烦恼,会每天都很快乐吧。现实并不这般理想,你说的对:“可是悲伤和空虚是无穷尽的啊。”小时候是很快乐,但没有建立真正的自我,;年老了历经人生百态,却终究逃不过死亡这道坎。如此人生真是个注定要“渡”的苦海了。 你和吟子给小朋友做点心时的那段对话真是击中了我的心房。 “我不是个开朗的人吧。” “不开朗不是件坏事啊。” “我死了也没人为我哭。” “怎么会呢?” “大家都喜欢又开朗、又漂亮、又温柔的人。” 我从来不是个开朗的人,或许是因为从小爸妈不在身边和外公外婆一起住,或许纯粹是天性使然。比起说话,我更愿意倾听,也很少能瞬间兴奋或熟络起来。阅读和跑步是我最放松的时刻,因为可以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和朋友相处也有开心的时刻,但和那些开朗的人想比我不能给朋友带来同等的快乐,每每想到这里就沮丧自卑起来。甚至在朋友关心我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值得她们的喜欢和关爱,继而更加不自信了。 可是,知寿你知道吗?每个人都有值得被人欣赏和爱的地方,这是我痛苦了好久发现的。我身边也有一些不开朗的朋友,她们虽然不善于活跃气氛,却都是十分值得信赖的人,和她们相处很舒服。看你那样看待自己的不开朗,让人很心疼,我很希望和你做朋友,因为你也有你可爱的地方。 “自己都不爱,怎么相爱,怎么可给爱人好处。”这是中国歌手王菲《给自己的情书》里面的歌词。你的20岁经历了两次恋人的背叛离开,你说你疲惫了,“没有追我的人,净是离我而去的。”我想和你分享我最喜欢的作家—三毛的故事。她是一个活得很潇洒的女性。三毛和丈夫荷西结婚后去了撒哈拉沙漠,虽然结成了小家庭,他们两人仍然保有自己的一小片世界,互不打扰。当有天荷西外出回来告诉三毛他对另一个女人动心了,三毛没有哭闹,甚至提出离开一段时间给两人看是否是真爱。结果荷西没有这样做,他最爱的还是三毛。一段关系中需要付出,但不可没了自己。你在两段恋爱中都是仰望者,即使感受到对方的不理睬、不关心仍安慰自己时间久了会好的。失去了自我,自己都不爱怎么谈得上付出和爱别人呢?吟子说的对,不要灰心,坚持下去,快乐会回来的,自己也会找到的。 我最近觉得很累,毕业也越来越近,该何去何从一直压在心头。生活特别没有动力,知道要努力奋斗,可不知要往何处努力,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像个20岁的人。你也有这种感觉吧,在分手之后,在得知妈妈要去中国结婚之后,在感觉世界都在离你远去的时候。你说你感到莫名的倦怠,好像自己永远也过不了正常的生活,或者没有意义。这时候的我们多么需要有人告诉我们怎么走,拉我们走出这苦郁啊。你问吟子怎么办,她总是不正面回答,其实也没有人能替我们回答。 “你须寻得你所爱。”面对人生这个大主题,我们还太年轻、太单纯,不足以去回答。但只要生活在继续,一切都会好的,会过去的,会超越的吧,我这样觉得。二十年后再回首我们的20岁,会如此刻一样焦虑吗?会庆幸什么、又遗憾些什么呢? 20岁的春天你去到吟子家,下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你离开了吟子家,依旧是一个人。“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知寿,看到这里我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平和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心态。20岁时的一个人,天气好坏不在于晴天雨天,而要寻其内心,你终于找到了你“一个人的好天气。” 很感激在我的20岁遇见了书中20岁的你,知寿。你的故事很平凡,很琐碎,可里面20岁年轻人的苦恼与痛苦又那么真切,引发年轻人的共鸣。20岁的年轻人和71岁的老人共处一室,在最普通的生活里经历疾病、亲情、爱情和成长的磨练。一年的时间,正如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转换一样,知寿你的心境也在慢慢变化。要离开的时候你说这段时间知道了“人是会变的”,还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排斥这种变化。虽然吟子从来没对你说教过什么,但这是20岁的体验和吟子的潜移默化给你带来的改变吧。 古语说“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不处在我们的位置上哪知道我们内心真正的苦闷呢?年长者对我们的忧愁不屑一顾,总是意味深长地说这不算什么,那是岁月和经历的力量使然,现在的我们还做不到如此豁达。《一个人的好天气》就是你20岁成长的烦恼的纪实,也是我们20岁人生活中苦闷、焦虑的写照。不能立马走出来就先接受着吧,我们的20岁需要这点苦来入色。成长亦是如此。 (法学院 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