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风流衰歇后  传薪翻是读书人

今年暑假,我与其他八位蒲公英志愿者队友前往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中学开展公益高中夏令营。与短期支教不同的是,夏令营采用游戏、艺术和阅读三大板块代替传统授课,即以新颖别致的素质拓展活动承载教授内容(如心理健康、综合能力等),避免了传统授课容易产生的影响当地教学计划、课程枯燥、教授效果不显著等问题。七天的营期加上五天的家访和调研在疲惫、快乐和感动中转瞬即逝,如今回顾整个夏令营,高中生弟弟妹妹和志愿者队友们带给了我太多回忆,以致无处落笔,因此我选择书写镇远中学夏令营负责人、团委书记唐煜航老师的故事。

第一次见他,他的身材魁梧、长发蓄须,跟我对老师的预想形象有所不同。下午老师带我们收拾妥当宿舍又开完小会讲解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后,与其他几位老师领我们去当地的一家小餐馆为我们接风,也给在绿皮车上僵坐了三十三小时的身体放松一下。刚到餐馆,唐老师就脱下鞋子走进山间溪水里,走在桥上、岸上,光着脚四处走动为大家张罗。他把桌子支在山间的溪水里,让我们坐在高板凳上吃饭。席间虽然饭菜简朴无味,但是如此惬意的环境和热情的老师让志愿者们不禁也变得活跃开放起来。对唐老师的形象大家开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位与南方较温和地性格不同的、性格豪放大方的老师。

唐老师总会乐于跟我们交流,分享他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倾听我们内心的想法和建议。夏令营第四天晚上,当天活动结束后已经很晚了,我跟一位队友想去办公室打印第二天需要的材料,不曾想,唐老师竟然在活动室弹钢琴唱歌!原来老师是音乐专业毕业,任职音乐老师几年后担任了团委书记。现在他在繁忙的工作之外会抽出时间为学校的音乐特长生免费辅导。

夏令营结束后唐老师叫我同他出去家访,然而一向风和日丽的镇远古镇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我俩只得在屋檐下避雨。老师开始给我讲他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他不是镇远人。家在凯里,作为贵州师范大学音乐生毕业以后被分配到镇远做老师。或许大学时代接触了独立自由气息的影响,唐老师对高中填鸭式应试教育和高度行政化甚至“半军事化”学生管理的不满越来越深,他开始着手改革学校的制度,先是设置了校长助理团作为改革试点,赋予校助很大的工作自由,同时分散学生会的职权;等到助理团建设成功以后,又开始改革学生会制度,改变传统上中学学生会徒有其名、实则由老师统领学生工作的局面。现在他希望把校长助理团与学生会合并,来解决两个学生组织彼此工作范围重叠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他说:“扬懿,你知道改革有多么不容易吗?很多人质疑我、阻止我,他们说你一个外乡人为什么不安安心心做好本职工作,因循守旧、安安稳稳的呢?”

我作为一名学生,对中学阶段的这些问题再清楚不过了。教师主导学生工作的行政化管理相较于给予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权力的素质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学校的管理成本,培养出一群遵规守纪的学生。但是这种方式会让学生丧失中学阶段提升自制能力、领导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机会,步入大学后即使面对进入学生会和社团的很多机会也会因为自己没有相关的经历而惮于加入,或是因为缺少相关的经验而在进入后缺乏自信不敢尽情表现自我。我十分佩服唐老师能有这样的认识和胆识,不惜背负学校其他领导层谴责的巨大压力,承担学生自我管理容易出现的风险,一步步地对镇远中学进行了润物无声的改革。渐渐地,镇远中学有了更加先进的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有了音乐节、辩论赛、才艺大赛等丰富的学生活动,有了更加自信、有能力的学生,有了毕业生本科率达到百分之六十的好成绩。

唐老师讲完后,掏出手机翻开相册给我看他的小女儿的照片。他自豪地笑着,每一张都详细介绍是这在哪儿拍的,他女儿当时几岁,在那儿做什么事。看罢把手机放在兜里,叹了一口气,说到:“又有两个星期没有回过凯里了,夏令营结束忙完这一阵终于可以回家了。”

陈寅恪先生曾用“太息风流衰歇后,传薪翻是读书人”这句诗来评价徐志摩,意思是说民国时很多读书人虽然风流归风流,但是当国运衰微、教育待兴的时候,穿上一袭布衫开办大学堂传道授业的人还是他们。我想,曾经作为音乐生地唐老师是否风流洒脱过,但是他现如今为教育踏实风险的一切让我觉得他无愧为一位优秀的传薪人!夏令营的时间时短暂的,但是夏令营进行过程中遇到的感动,尤其是“星空夜谈”“成长时刻”“黑暗挑战”这些活动引发的生命之间的赤诚交流,会埋在心里,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时地生长出来带给我们希望和美好。在那些夏令营的日子里,我们志愿者站在教室前,站上讲台,为弟弟妹妹们送去新知、陪伴和成长的时候,我们也会是优秀的传薪人。

(法学院 孙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