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里的文化与人生

 

 

导语:说起烘焙你会联想到什么?冒着香甜热气的高温烤箱,玻璃柜子里精致排列的面包,还是生日聚会上装饰诱人的蛋糕?在东方社会里,作为一种舶来品的烘焙,它基本上只在甜品店的橱窗里贴着昂贵的价格标签出现,对于普通大众的消费能力来说甚至有些奢侈。正如在本土,我们接受各色传统糕点来抚慰闲时的馋,也点缀庆典时节的喜悦。在西方文化里,烘焙除了作为一种日常的烹饪艺术串联起家庭成员的饮食记忆,也在节日时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我们该怎样突破自身文化的局限,来更好地理解这一源自西方的烘焙艺术?也许以下为大家介绍的这档节目能揭晓问题的答案。

 

暑假的时间里看的一档美食节目《澳大利亚烘焙大赛(2018)》(英文原名:The Great Australian Bake off)让我首次见识到烘焙的魅力。这个节目以比赛的方式集结了来自澳大利亚全国的十二位业余烘焙爱好者,他们背景迥异、特点分明:既有精神分析师、市场经理、牙医、会计师等的职业组成,又有来自南非、法国、中国、德国等的移民成分,带来了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文化的碰撞。全部的剧集有十集,每周录制一集,总时长大概在89小时之间,几乎也伴随着观众度过了一个季节。在烘焙小屋这样一个空间,各个选手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凝结在一件件烘焙作品里,以甜点的香气、风味和造型言说各自的人生故事。

每一周里选手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但总有那么几位亮点特别突出的选手,让我忍不住想为他们做做盘点。比如,移民自南非的瑞伊莎,她职业身份令人惊讶地从原本的律师变成了有机食品店的店员,虽然节目里并没有过多地介绍这一点,但毕竟两种社会身份之间落差巨大,而这一点却并没有打压她对生活的热忱——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每一次出场都戴着样式特别的头巾,她的蛋糕造型也十分有生命力,南非草原的动物、热带水果以及明亮大胆的撞色常常成为她的主题要素。同时,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芭比也是一个风格独树一帜的选手,她总能稳准狠地把握住评委的胃口,常常以浓郁的味道、丰富的搭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半决赛时她制作的那款蛋糕就很符合她的个性,以彩色的糖果薄片做装饰,蛋糕的内芯则是胡萝卜、波本威士忌、姜糖等刺激而又调和的口味。正如她所言:“有点不太一样、有点另类、绚丽又骄傲”,这是独属于她的性格特点。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股不平凡的女性力量,厨房里的女人,并不一定就是洗手作羹汤的那种温驯、纤弱的传统主妇角色,她野心勃勃、不屈服的本色征服了我。

作为中国人,不得不提的就是被评委赞誉为“文化烘培师”的戴夫。作为一名会计师,他身上既有那种冷静、追求精确的职业特点,同时,来自中国苏州的背景也赋予了他江南文人的底蕴和气度。他的细心和讲究在烘焙小屋里几乎无人可匹敌,每一次的摆盘和装饰他都能精准无误地完成,有一次他甚至还祭出了他的大杀器——一副专业测量尺,笑称如果家里发生火灾什么都可以不要,除了这副尺子。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书法、七巧板、园林等,他也擅长于将东方的味道融合进西方的烘焙里,出其不意地创新了广式蜜汁叉烧内馅的香肠卷、抹茶红豆沙味的复活节十字面包,以及日式麻薯风味格子松饼。十年前移居澳大利亚的他,隔着遥远的大洋和岁月沉淀出对故乡的记忆和理解,每一次对本土风味的巧妙化用都是点石成金的做法,解开了西式甜点与中式糕点之间矛盾冲突的结。另外,在烘焙的背后,戴夫也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他与烘焙结缘于婚礼蛋糕,因为在挑选蛋糕时惊讶于其精致而爱上烘焙,一开始向太太拜师的他结果反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他的作品里也不时流露出爱情的甜蜜,比如,在早晨用培根炒蛋玛芬的香气来唤醒太太。种种的小细节都在诠释“什么是幸福人生”这样一个大命题。

不同于国内的美食综艺或者纪录片,这档节目没有很刻意地去搭建故事,也不带有特别强烈的讲故事的目的。除了开场时的介绍短片,其余的只是用了对话和采访环节,就能够还原选手们镜头以外的生活的大体样貌。小屋里的互动氛围也充满了温馨和欢乐:虽然每一集都有一个人要离开,但大家都会送上拥抱和祝福;以及在最后关头手忙脚乱的时刻,大家也会慷慨地去帮忙,而不对比赛的残酷竞争有过多的顾虑。这一点很真诚实在,对于某些酷爱噱头、矫揉造作的国内综艺节目来说也是值得借鉴之处。

这样一档跨文化的节目,也让人领略到了澳大利亚色彩鲜明的大自然风光,以及各种文化知识,学到了在不同的节日该制作哪些甜点,这些甜点背后又有什么故事等等。澳大利亚作为移民国家,多国文化在此汇聚形成了新的饮食风尚:既有着英国文化影响下的皇家海绵蛋糕,又有着法国传统糕点中的法式草莓蛋糕、法式苹果派等的味觉记忆。看着评委在镜头里沐浴着澳大利亚充足的阳光,大啖特啖各种高热量高糖分的甜点,我不禁为他们的健康担忧起来,但和享受甜食带来多巴胺分泌的幸福感相比,似乎肥胖、疾病也不重要了。其实西方人嗜甜这一种饮食传统除了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之外,也和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相辅相成的,生活这么苦,不如来点甜?最后,来自昆士兰的菠萝或成本季节目最大赢家,作为被使用次数最多的明星水果,毕竟它香气清爽又酸甜多汁,谁不爱呢?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余冰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