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来了

新闻传播学院  李慧涵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2019匆匆过去,2020年就要到来了。自己也到了研三,即将面临着毕业,研究生两年多的生活还历历在目,回忆起来不免很多感慨。我相信这些经历和记忆,会永远成为我脑海中不可磨灭的快乐时光。

  在来山东大学读硕士之前,我已经本科毕业并工作了8年。2008年,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便进入到了天津的一家报社做美术编辑,工作清闲安逸,闲暇的时间靠电视剧和逛街打发,生活不算大富大贵,却也是衣食无忧。于是就那样过了6年温水煮青蛙一般的日子。

  2014年,因为爱人工作调动,我不得不举家搬迁到另外一个城市,辞掉了原来稳定的工作,要去寻找新的岗位,面对招聘岗位的各种条件,发现自己早已被时代抛得远远的了,连续换了2次工作都不顺心,于是才有了考研的打算。而那时,我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文化课扔了8年,复习起来困难重重,尤其是英语,26个字母的顺序几乎都记不住了。考研复习的半年时间里,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起早贪黑地学习。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就到图书馆门口背英语范文、背专业理论,辛苦又充实。很多人觉得女人生了孩子后,就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了,我却觉得不然,反而正是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让我有了追求进步的动力。后来如偿所愿,2017年,我考上了山东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那一年,我32岁。

  作为一个离开校园8年的人,又重新做回了学生,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对“失而复得”的学习机会更是格外珍惜。我又可以坐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朗读外语,一起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一切仿佛回到了从前。而读本科的时候,我从未发现过,原来学习是这样让人快乐的事情!

  山东大学图书馆恐怕是我研究生期间最喜欢呆的场所,优美舒适的环境让读书学习成了一种享受。这里的学风优良,图书馆往往是座无虚席,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座位。在这样优良学风的感染下,自己也变得格外勤奋,每天在图书馆学英语,也读了很多书籍。这对于许久没有看书学习的我来说,如久旱逢甘霖一般。一年的时间,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先后参加了各类英语等级考试7场,拿到了4张合格证,发表了两篇北大论文。虽然,和很多学霸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但对于我这样的学渣,一个毕业8年从未碰过书本的中年妇女来说,在山东大学读硕士的这2年多时间里,我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

  最让人难忘的,是这两年间的很多 “人生第一次”,从未参加过任何节目表演的我,第一次画着夸张的大浓妆在舞台上表演喜剧;从未当众发言过的我,第一次作为学生代表当着上百人发言;从未离开过孩子的我,第一次和孩子分别长达一年的时间。有过这些经历后,我才发现,自己原来还有很多潜力没被发掘出来,而在导师的鼓励下,我都做到了;我以为我离不开孩子,却发现,作为一个妻子、一个妈妈,最应该做的,是让自己活得精彩,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给自己,不断去追求更加精彩的人生,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

  过了2019年,我马上也要35岁了。我很庆幸,自己在生了2个孩子后还依然坚持选择了考研。或许,跟同龄人相比,自己这把年纪真是平庸得不能再平庸,曾经的同学和朋友早已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假如当初没有选择来到山东大学读研,自己也许只能在手无足措中慢慢变得越来越自卑,最后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家庭妇女。而读研,让我的人生有了一片新的天地,我不会再因为别人或外部环境左右我的生活,而是终于有了心之所向,知道了自己的路该往哪个方向走,也知道了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的人生从此有了方向,不再迷茫。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读书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还在寻找另外一种可能。”读研让我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马上就要和2019说道别,毕业也快要如期而至,却舍不得和山大说道别,未来的人生还很长。我想对自己说,不要停止行进的脚步,因为梦想还在远方,因为我的人生还有很多可能。

  2020,我来了!